简历表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养生简介 [复制链接]

1#

中医养生学主要通过饮食养生、精神养生、运动养生以及针灸、推拿等等在养生中的作用来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的一些方法。同时,我们还会介绍中医养生的一些基本理论,比如说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互涵,协调平衡,正气为本和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比如说协调脏腑,畅通经络,清静养神,调息养气,综合调养和持之以恒。这中间最重要的四个字也就是持之以恒。我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坚持把我们养生的这些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应用到生活和工作的时时刻刻中,使大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那么在这里有一个概念需要明晰,就是我们人的正常的寿命是多少呢?有人说是岁,有人说是岁,有人说是70岁,还有人说可能更短。那么在我们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中,黄帝是这么说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认为我们的人大概有岁左右。那么我们目前的状况,是什么呢?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我们国家的一个很重要的文件就是《国家人权计划》的实施评估报告,这个报告指出4年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保障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均期望寿命达到了76.34岁。那么这是全国的一个数据。我们中国人的期望值寿命已经达到了81.95岁,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是我们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活到76.34岁或者81.95岁。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怎么才能保证我们的健康。

因此在健康养生问题上就有一个著名的1+0的定律。我们把一个人的健康比作1,一个人的学历,他的房子、车子、位子、票子、前途、事业等等我们都比作0.当你健康的时候,1的大旗高高飘扬,1可以加很多的0组成1万、10万、万等等。真可以说是五子登科,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假如哪一天实数的1没有了,健康这面大旗一倒。那么我们的一切可能都归于0。所以我们说健康对于我们虽然说不是一切。这一些都说明我们要保重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只能有了强健的身体才能有奋斗的本钱。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中医学,什么是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是哪儿来的?有些什么好的方法。另外要想防止亚健康我们还要知道什么是健康?什么是亚健康?通过中医养生学的方法怎么避免亚健康状态的出现等等这些问题。

那么说到中医学实际我们每个人似乎都知道,因为每个人都吃过中药。中医药在我们国家存在了几千年已经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曾经做出过重要贡献,而且今后还会做出重要贡献。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以及预防、诊断、康复和保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中医学是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从动态的、整体的观念来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自然环境的关系。寻求防治疾病最有效的方法的这么一个学问。其基本的理念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那么中医养生学呢?去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预防疾病,增强我们体质减少疾病,延年益寿的这么一个理论。它同时也是一种方法学。中医医生往往以治未病为“上工”。从历史上看,上古时期还谈不上有中医学这么一门学问。而到了先秦时期,中医学理论逐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养生思想的出现对中医养生学的产生形成了较大的影响。《道德经》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道家思想中,清净无为和返璞归真,以及顺应自然、贵柔和行动达郁的主张对我们中医养生的形成和中医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而最后一篇重要的著作就是《管子》。在注重精神调养的基础上还提出了起居有时,节制饮食以及我们适应四时等等重要的两个原则。正如《管子》在他的形势篇就说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累而寿命损。这些养生的原则是很实际的至今仍有作用。而在随后的时代就出现了一本中医学最重要的一本著作,这就是《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先是集先秦诸子理论以及医学实践之大成,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在我们将其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黄帝内经》认为生命与自然息息相关。在《素问·宝命全形论》就指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认为自然界的阴阳精气是生命之源。这种认知是符合实际。至今还有指导意义。

二、天人相应,顺应自然

我们人要顺应自然,把人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自然界的种种变化都会影响到我们人体的生命活动。即天有所变,人有所应。因此,强调我们人要适宜自然变化,避免外邪的侵袭。《黄帝内经》的《灵枢·本神篇》就指出顺四时而适寒温,就是我们要根据四时的环境变化来调节我们的生活方式。夏天要穿清凉的衣服,而冬天要注意保暖。否则的话,夏天就会中暑,冬天就会冻伤了。而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提出春夏养阳,秋冬阳阴的四时顺养的原则。当然这一点很多人不理解。春天没有夏天那么热,怎么去养阳,而冬天那么冷还要去养阴。冬天为什么不养阳。这个问题我们放在后面再去做详细的讲述。同时《素问·上古天真论》还明确的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而开辟了中国防病养生的先河。当然还会有人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我身体足够的壮可以不得病,事实并非如此。在年SARS来的时候,真正体质壮的人感染了SARS病毒也是跑不掉的。

三、对生命规律的阐述

《黄帝内经》对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已经有了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它注意到人的年龄不同的阶段的变化。少年有少年的特征,老年有老年的特点。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来进行调养。比如说《黄帝内经》的《素问·上古天真论》就说男子八岁为一个生理周期,女子七岁为一个生理周期。那么女子“二七”的时候天葵至,月事以时下。所以我们说女孩子14岁的时候就会来月经。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当然由于我们现在吃的一些食物中含有激素。很多女孩子七岁、八岁已经有个别来月经。这属于性早熟,属于非正常现象。

四、对衰老的认识

内经详细论述了衰老的变化过程及衰老的表现,并指出情志起居、饮食、纵欲以及过度的劳累都会导致早衰,并提出了法于阴阳,阳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初步建立了抗衰防老的这么一个理论基础。

五、明确提出了养生原则和方法

比如说调和阴阳,濡养脏腑,疏通气血,形神兼养以及顺应自然等原则还有调情志,慎起居,适寒温,和五味,节房事,异引按蹻、针灸等多种的养生方法。并且特别强调了治未病和预防为主的原则。将养生和预防疾病密切的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对我们仍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到了唐朝出了一个中医大家,他写了一本书叫《千金要方》。另外他写了一篇文章叫《大医精诚》这就是孙思邈先生。那么孙思邈精通道、佛之学,广集医、道、儒、佛诸家养生之说,结合自己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著成养生专论。他不但在《千金要方》中有大量的养生的论述,还著有《摄养枕中方》内容非常丰富。孙思邈对养生的贡献:

第一,他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以此位养生的原则,提出了“养性”之说。

《千金要方·养性序》中孙思邈反复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意,治未病之疾,医之于天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所以有“上工治未病”之说,最高明的中医不是治病,而是防病。

第二,他奠定了我国食养学的基础。他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他认为饮食是养生防病的重要手段。在《千金要方》中孙思邈列食养、食疗食物种分为谷类、蔬菜、果实和鸟兽,多为日常食品,并论述了其性味、功效,供人们酌情选用,其实我们今天这些东西仍然在食用。

第三,重视妇幼保健。在《千金要方》一书中,他破历代医书的惯例,首列妇科三卷,次列儿科二卷。这是一大进步。因为以往我们国家女性不受重视,没有妇科专门的医生,过了唐朝之后就有人专门做妇科了。

第四,孙思邈融道、佛、儒、医于一体。他收集整理和推广了很多的养生方法。

那么随着时代的进一步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我们的中华文明也比较昌盛,药饵、饮食保健法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中医养生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得到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中医药在重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们国家的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养生尤其是中医治未病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加强了宣教,也建立了专业人士的培训体系。中医养生已经在人民保健方面已经发挥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